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9806|回复: 2

高难度的破坏到底是谁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9 07: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次高难度的破坏 到底是谁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

一次高难度的破坏 到底是谁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

一次高难度的破坏 到底是谁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

2022年9月27日,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海域可以观察到大海中的巨大水涡,俄罗斯在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两条天然气管道发生了一系列不寻常的泄漏,引发了人们对可能的破坏行为的担忧。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说,在北溪1号和2号管道发现三个泄漏点后,她 "不能排除 "蓄意破坏的可能性。 AP

北溪海底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后,俄罗斯成为怀疑的对象。莫斯科周三将矛头指向美国,华盛顿随即反驳莫斯科“制造虚假信息”,那么,到底是谁制造了这一事件?

严密监视的海面

周一发生三次天然气泄漏的波罗的海丹麦博恩霍尔姆岛海域,位于瑞典及波兰以南,这是一片数十年来受到高度监视的海域。苏联潜艇常常潜伏在这一海区。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国家加入了北约。漏油事件发生在国际水域。美国潜艇专家萨顿指出,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庞大的间谍潜艇群,驻扎在北极,他们有能力破坏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但他又认为这一假设似“不太可能”。

超级复杂的破坏行动

柏林赫蒂商学院(Hertie School)能源市场教授利昂·赫斯(Lion Hirth)认为:在70米以下的深海破坏天然气管道,这只能是国家行为,不可能是恐怖主义行动。

不过,法国军方一名匿名高级军官表示,一支有能力的军队知道如何去完成破坏。他认为该地区 "完全适合袖珍潜艇"行动,他提到派潜水战斗员去埋设炸药:移动地雷或无人潜水器。他解释说,无人潜水器离开潜艇后,可在离目标点几海里的地方抛下潜水地雷,以大约10节的速度靠近海底固定目标。在他看来,使用对移动目标更有用的鱼雷来破坏固定管道的可信度较低。他认为这次爆炸 "相当于几百公斤的TNT当量"。专门检测地震和核爆炸的挪威地震研究所估计第二次爆炸的当量相当700公斤炸药。

无人认领

多方把矛头指向莫斯科,莫斯科强调不排除任何假设,甚至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事故。但汉堡联邦国防军大学(Helmut Schmidt University)的朱利安-帕夫拉克(Julian Pawlak)说:"波罗的海是封闭的浅海,几乎每一个动作都被沿海国家船只跟踪和观察。

他表示,"舰艇和潜艇能够部署隐蔽的战斗潜水员 "和其他可遥控达水下交通工具。对于一支在秘密行动方面经验丰富的军队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究竟谁策划制造了输气管爆炸事件?

前面提到的匿名的法军高级军官说,首先需要问的是:北溪管道不再运转对谁最有利?

朱利安-帕夫拉克认为,现阶段可以确定的,首先,该事件与乌克兰战争有关。"北约的海上指挥部和盟国船只正在考虑和准备应对包括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的混合军事行动。其次,这次破坏行动对欧洲经济造成了额外的不稳定。"这是一个暴力的提醒,提醒我们能源基础设施的脆弱性"。

利昂·赫斯倾向于俄罗斯制造了爆炸。"如果这是真的,那就相当令人担忧。至少,这意味着俄罗斯正在发出最明确的信号,即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不会交付天然气。

攻击北溪管道的人同时发出了另外一个信号,他们可能会攻击为渴求油气供应的欧洲服务的其他能源基础设施。

星期二,波兰、挪威和丹麦为一条战略天然气管道举行落成典礼,该管道将使波兰和欧洲人减少对莫斯科的依赖。"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表示:"俄罗斯在天然气领域的统治时代即将结束”。

法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久废弃?疑云重重的北溪爆炸,这些细节耐人寻味

9月26日,波罗的海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突发泄漏事故,丹麦和瑞典监测到北溪1号出现2个泄漏点、北溪2号出现1个泄漏点。

欧洲多国官员认定这是一种“蓄意破坏行为”,俄方发言人直接点名拜登,称他“有义务”回应,美国称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克里姆林宫呼吁对此事开展调查。

一天之内三处地方均被炸了,关于谁是幕后黑手在国际上也引起了热议,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不过关于北溪管道,以下是我们需要知道的15件事:

一、关于管道

1.据媒体报道,管道受损的区域位于“海平面以下70-90米”,所以有人要下水很深才能找到它们。

2.这些管道不太可能是意外破裂的,因为它们非常厚。管道本身的壁长4.1厘米(1.6英寸),表面覆盖着厚达11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每段管道重11吨,在浇上混凝土后将达到24-25吨。

二、爆炸细节

3.据报道,科学家证实在北溪1号和2号管道附近听到了爆炸声,目前天然气正从这两个管道的三个孔泄漏到波罗的海,而为了长期的安全考虑在受影响地区周围设立了5英里的禁区。

4.瑞典国家地震台网称,周一,在北溪天然气泄漏的同一海域,发现了两次威力巨大的水下爆炸。监测网络表示,两次爆炸分别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26日0时03分和17时04分。

5.27日丹麦国防军发布了令人震惊的视频,视频显示,随着气体冒到水面,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大片海域正在翻腾。丹麦能源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要阻止天然气排入大海可能需要长达一周的时间。

三、多方表态指事故系蓄意破坏

6.德国声称这是一次蓄意破坏行为。德国内政部表示,该国正在认真处理“北溪”管道遭到破坏的问题,并补充说与丹麦、瑞典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据报道,一名德国政府官员表示:

“除了蓄意破坏,我们再也想不出其他的情况……一切都说明并非巧合。”

7.丹麦首相也认为这是一起蓄意破坏行动。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28日表示,丹麦政府认为泄漏是由“蓄意行为”造成的,并补充说,天然气供应管道将停运约一周。

8.乌克兰方指责俄罗斯制造了爆炸。此前,基辅总统顾问Mikhaylo Podolyak在推特上表示:

“大规模天然气泄漏不过是俄罗斯策划的恐怖袭击,是对欧盟的侵略行为。”他还指责俄罗斯试图“破坏欧洲经济局势的稳定,引发冬季前的恐慌”。

四、美方嫌疑最大?

9.波兰前国防部长Radek Sikorski将北溪管道爆炸原因归咎于美国。他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谢谢你,美国!”,此举也直接将美方推到了风口浪尖。

波兰前国防部长Radek Sikorski将北溪管道爆炸原因归咎于美国

波兰前国防部长Radek Sikorski将北溪管道爆炸原因归咎于美国


10.拜登在俄乌冲突开始前坚定说过,如果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那么将不会再有北溪二号。当时有记者问道,它在德国控制下,美国如何做到这点?拜登回答:“我保证,我们能做到这点!”

美国如何做到这点?拜登回答:“我保证,我们能做到这点!”

美国如何做到这点?拜登回答:“我保证,我们能做到这点!”


11.美国副国务卿Victoria Nuland此前也曾威胁北溪2号管道:“如果俄罗斯以任何方式入侵乌克兰,北溪2号管道将无法推进。”

五、爆炸前后的其他事件

12.在北溪爆炸发生的前一天——9月25日,德国北部城市爆发示威游行,游行群众要求政府结束俄制裁,与俄罗斯谈判重启北溪2号管道。

13.据媒体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最近警告德国,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有人可能计划对北溪管道系统发动袭击。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CIA在今年夏天向柏林方面通报了北溪1号和2号可能将遭受攻击。

14.波兰、挪威和丹麦的领导人出席了波罗的海新管道的开通仪式,这是欧洲国家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关键阶段。

这条管道将把天然气从挪威大陆架经丹麦经波罗的海输送到波兰,这是波兰摆脱对俄罗斯依赖的多元化战略的核心。该战略早在今年2月俄乌冲突前就开始了。

15.据媒体报道,德国安全当局认为,波罗的海北溪1号和2号的三根管道在爆炸后将永远无法使用,如果不尽快修复,大量盐水会流入管道,腐蚀管道。

华尔街见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2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动了北溪天然气管道?俄称拜登“有义务”给出回答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28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国总统拜登“有义务”回答美国是否实施了“终结北溪”的威胁,以及华盛顿是否参与了天然气管道的最新事故。

  28日早些时候,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还指,美国反对这些管道,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可从中获得“巨大利润”,因为他们向欧洲的供应“增加了好几倍”。

  当天,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表示,该院已就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立案,俄联邦安全局据此展开初步调查。

  法新社报道称,美国官员评论称,质疑美国是否导致了管道泄漏是“荒谬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还表示,他已与丹麦外长就“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问题进行了交谈,并称这是“明显的蓄意破坏”。“美国支持调查,我们将继续努力维护欧洲的能源安全。”

  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表示,初步报告表明,“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可能是袭击或某种破坏的结果,“但这都是初步报告,我们还没有证实,但若得到证实,那显然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瑞典测量站26日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丹麦能源署27日证实,26日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发现一个泄漏点,之后“北溪-1”管道又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16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